據某社的一次民意調查顯示,丑陋幻想癥讓七成人沉迷整形,專家表示年輕人的審美教育出了大問題。
近日,某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民意中國網等開展的民意調查顯示(2560人參與),24.1%的受訪者確認身邊有很多整過形的人,其中 4.7%的人表示“非常多”。另有30.1%的人表示“比較少”,18.0%的人選擇“非常少”。受訪者中,“80后”占47.8%,“70后”占31.6%。7.2%的人有過整形經歷。
調查顯示,對于整形,僅8.6%的人持“支持”態度,37.6%的人反對整形。另外,46.4%的人持“中立”態度,7.3%的人“說不清”。
丑陋幻想癥
就容貌而言,一個人的美在于差異和個性。現在的“審美整形”恰恰是消解人的容貌個性,用固定和刻板的模式去“塑造”人的面目。根據專家多年的研究發現,女性更容易整形,18~25歲以及35~55歲整形的人最多,其中演藝從業者屬于高整形率群體。“在臨床心理學上,上述群體容易患上一種名為‘幻丑癥’的心理疾病——雖然自身容貌沒有明顯缺陷,卻想象性地夸大自己的缺陷,由此帶來心理苦痛。這些人解決心理審美壓力的主要途徑,就是去整形。”
調查中,71.5%的人歸因于“社會上以貌取人非常普遍”。此外還有:“缺乏自信”(47.7%)、“人們越來越開放,敢于改變自己”(44.7%)、“整形廣告極具誘導性”(38.5%)等。
值得注意的是,有49.4%的人認為,整形風靡是因為很多人相信“改變外貌就可以改變人生,實現夢想”。
按當前社會的審美標準,什么人才算美?
調查中,公眾給出的排序是:有美麗外表的人(67.3%)、有權力的人(47.3%)、有金錢財富的人(46.4%)、擁有名氣的人(41.3%)。而“擁有內在修養的人”(39.1%)排在最后。
“這個結果令人大跌眼鏡。”專家認為,這是當下社會審美狀態的真實反映。真正的美,應該是一種風度與氣質,一種個性生命的呈現。王安石描寫王昭君的詩說“意態由來畫不成”,即女性的美表現在她的舉手投足和言談神情中。 “整形風靡說明年輕人的審美教育出了大問題。現在媒體版面上充斥著娛樂文化,這會給青年帶來一種單向度的‘審美’引導,即只看外表,不重精神,迷信技術,輕視自然。”專家說,當前的國民素質教育,面臨著以娛樂消費為主旨的大眾文化的嚴峻挑戰,當務之急是要讓青年在辯證理解身體與心靈、自然與技術、個性與社會等關系的基礎上,懂得美、創造美、珍惜美。如此,青年人在追求美的道路上,才不會發生王貝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