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元旦就是春節,不少人希望新年有個新氣象,也就把小算盤打到面容上。而節假日歷來都是整容行業最忙碌的日子,因為選擇在假期進行手術會留給自己更充足的恢復時間。
最近,人氣美女劉詩涵在自己的搜狐微博里爆料曾做過變性手術,原本是個男兒身。不僅這樣,還把她手術之前男孩模樣的照片拿出來與現在對比,于是,很多人感慨手術的神奇,真是改頭換面了。
這無疑給想要整形的人又打了一針強心劑,特別是春節臨近,據說即使現在預約手術都已經排到了大年初幾。節假日歷來都是整容行業最忙碌的日子,因為選擇在假期進行手術會留給自己更充足的恢復時間。
假期整容的以年輕人居多,特別還有些是即將畢業的高中生和大學生。除了那些由于先天缺陷或后天意外不得不做修補的,大多去做整容的人都不會因為自己有多丑才去整容,相反,他們是期待自己外形條件能夠更好更加有競爭力。可見,整容者多會認為擁有美貌能夠提升自信,并會獲得更多的社會資源。
關于色酬:面容姣好真的會獲得更多社會資源嗎?
亞里士多德在兩千多年前就曾說過“美貌是最好的介紹信”。的確,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美貌所能帶來的商業價值和社會價值是毋庸置疑的。容貌的美丑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婚姻、生活、工作等各個方面。于是,“色酬”原理越來越被認可。
“色酬”是指在同等實力水平下相貌出眾者會比相貌普通者在各方面競爭都占優勢,而這種優勢就是姿色帶來的報酬,于是稱之為色酬。在這種大環境之下很多女性(甚至男性)打扮自己,在獲益之后就會強化扮漂亮的行為。
但是,要注意的是色酬是在同等實力水平下對于相貌的比較,而實際情況是很多人為了扮漂亮而忽視了內心的成長,美貌與智慧兼得的是極少數,畢竟精力有限。其次,色酬的多少還要取決于許多主觀、客觀條件,并不是靠著一張漂亮臉蛋就可以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再美的容貌也彌補不了內心的缺陷,所以在我們追求美貌的同時一樣要重視個人業務能力的提高,以及強大的內心力量。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如今過分看重或者追求美貌,也能透視出人們內心的浮躁,追尋立即見效,表面化、及時化的東西。不愿沉淀自己,認為沒時間去等待。
究竟什么樣的人需要整容?
雖說對于大眾來說整容只是少數人的選擇,但是據說在娛樂圈里整容已是件尋常事。放眼望去,如今的女明星美得似乎都一個模樣,錐子臉,大眼睛,高鼻梁……時代進步了,美麗越來越容易被復制,只可憐東施,倘若生在當下,但凡有一定經濟基礎,照著西施的模樣整個容也不至于要被人笑話了兩千五百年。
這樣看來東施在今天就應該是整容的追捧者。但是愛漂亮不見得一定要去整容,而需要漂亮或者說靠臉蛋吃飯,才是整容最強大的動力。據國際美容整形外科協會提供的資料顯示,2009年中國的整形手術量占全球整形手術總量的12.7%,位居全球第三,在亞洲排名第一。其中娛樂圈的大小明星是整容隊伍的主力軍,這個特殊的群體自然是最需要漂亮的,這也間接投射出了他們內心強烈的缺失感。按照心理學的原理,內心力量不足就要靠外在補足,于是越來越多的演員和歌手悄悄走進手術室。
然而,為漂亮獻出生命者自古就有,正所謂上有所好,下必甚之。據說楚王喜愛腰身纖細的女子,為此后宮中很多人為了取悅楚王而節食,最后活活餓死,于是才有“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的說法。
到了今天,急切希望通過整容來改變自己命運的人不占少數,一是為了迎合大眾審美甘愿在自己臉上動刀,二是為了獲得更多社會資源以及成功的機會,整容便成為一條捷徑。其內在的心理需求與節食餓死的宮女如出一轍,不同的只是從取悅楚王一人變成了取悅大眾而已,而他們都是能夠決定自己命運的人。
時代在進步,“微整容”在流行
雖說廣告和明星效應促使更多人勇敢走進手術室,可是由于接受整容手術而導致毀容的案例不少,為了美麗反倒丟掉性命的也有。在中國每年有300多萬人次接受過整形手術,近10年中,平均每年毀容毀形的投訴近兩萬起,這樣算來10年間有20萬張臉已被毀掉。
即使你完全不了解,在手術之前簽署的知情同意書上也會寫得清清楚楚,只不過出于對美貌的渴望人們往往會忽視或弱化手術存在的風險和隱患。
雖說手術有風險,簽字需謹慎,但是群眾的智慧總是閃亮的,在權衡收益與風險之后,人們既不是不做也不冒險去做,“微整容”在夾縫中成長壯大,例如脈沖光、注射肉毒素、美白針,以及微波拉皮等等現在很受歡迎,就說明人們的在整容上面的心理成熟度在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