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最怕的就是得了乳癌,所有經常摸到乳房硬塊就害怕。那是因為,乳房不僅是女性朋友的第二性征,同時也是許多女性展現自信的重要部位。因此,無論年齡每一位女性都相當重視自身乳房的健康狀態,一旦發覺乳房有異、有硬塊感時,第一時間相當容易因擔憂自己罹患乳癌而慌了陣腳,甚至失去理智誤信偏方。
醫師表示,造成乳房硬塊產生的原因有很多,并非一定是癌癥所致,勿過度驚慌!下面,一塊來了解下縣古港知識。
有專家表示,乳房硬塊可分為良性及惡性2大種類,一般來說,有高達90%的乳房腫塊是屬于良性,僅有10%可能是惡性腫瘤,不過,在醫療技術的進步下,即使是惡性腫瘤,透過早期發現與治療,預后及后續生活品質仍不會因此受到影響。
事實上,除了人人聞之色變的乳癌外,導致乳房出現硬塊的原因,可能與5大因素有關:
因素1、乳房生理腫塊
生理性腫塊特征為月事來前幾天,會有腫脹不適感,有時感覺疼痛,觸摸時會有塊狀的樣子。不過,上述癥狀在月事完后大多會自行緩解,乳房塊狀也隨之軟化掉。事實上,生理性腫塊是乳腺組織對體內女性荷爾蒙變化所產生的自然生理現象,不需過度擔憂。
因素2、乳房纖維腺瘤
乳房纖維腺瘤是30歲以下年輕女性常見疾病,因乳腺體乳管上皮細胞及乳小葉內間質組織纖維增生而形成數公分(常見1至3公分)大小的圓形,或橢圓形腫瘤,摸起來平滑、柔軟、界限清楚,有時會有輕微壓痛。由于乳房纖維腺瘤形成原因不明,因此沒有特別方法可以預防,即使透過飲食控制也無法避免產生,更沒有相關藥物可讓它消失。
治療上,若在臨床檢驗后,確認為良性組織,則建議門診定期追蹤即可,不建議手術切除。若一時沖動割除腫瘤,下次在復診時可能又發現新生長腫瘤,或者發現更多顆小纖維腺瘤,徒增刀疤傷痕。除非腫瘤持續增大,或形成巨大纖維腺瘤(大于5公分),或影響美觀時,才建議考慮切除腫瘤。
因素3、乳房纖維囊腫變化
“乳房纖維囊腫變化”為乳房產生纖維化及囊腫變化,并非代表某種特定乳房疾病,而是代表包含多種乳房病理組織學形態或臨床上癥狀、理學觸診的總稱。主要好發于35歲至停經期左右年齡群,根據文獻記載有高達80%成年女性都有此一變化,特別是絶大多數停經前婦女,在月經週期時乳房多少會有此癥狀產生。至于發生原因,目前推論與女性荷爾蒙量,也就是卵巢分泌過多動情激素及黃體素的不足有關。
臨床癥狀表現上多以乳房疼痛、腫塊為表現;疼痛可能局部或廣泛的范圍。常見兩側性發生,尤其以乳房外上方更明顯,亦可只發生單側。一般在月經來前3、4天或1周時癥狀最顯著,而隨月經后癥狀緩解。
不過,即使有纖維囊腫情況發生,在步入停經期后,癥狀大多就會逐漸減輕或消失。但還是提醒,有“乳房纖維囊腫變化”的朋友,日常飲食應避免大量的咖啡因攝取(如咖啡、濃茶),以免增加乳房纖維囊腫程度;統計上也發現每天咖啡因攝取量高于500毫克者易患有乳房纖維囊腫變化發生,不可不慎!
因素4、乳腺炎
乳腺炎主要是因輸乳管阻塞而未處理,使細菌侵入乳房組織發生感染所致。一般在婦女產后2到5天內乳汁排出不順暢或不完全(譬如,延遲喂奶或未依寶寶的需求喂奶)下,導致奶水滯留乳房,形成腫脹所致。
處理方式上,建議哺乳媽咪,即使感到疼痛,也應盡可能將乳汁排出,以避免其繼續堆積、阻塞輸乳管。若真無法忍受,則應迅速尋求專業醫師協助、加以治療。
因素5、乳房水瘤
乳房囊腫又稱“乳房水瘤”,常見于35到50歲的女性,多為圓形或卵圓形而充滿液體、可移動的囊腫。形成原因與乳房荷爾蒙的產生與吸收失調,導致乳腺管擴張,或阻塞產生水泡有關。約有9成以上水瘤均屬良性,并會于女性停經期后逐漸緩解或消失。
防乳房癌變!定期篩檢有保障
不過,專家強調,由于一般人難以鑒別上述癥狀與乳癌間的差異性。因此,建議婦女朋友一旦乳房出現異常腫塊、凸起、分泌物,應盡快就醫,尋求專業醫師協助厘清病因。若檢驗后真發現有上述問題,雖不需擔憂為癌癥所致,但為避免有癌變的可能,建議仍應遵從醫囑定期追蹤、治療。
另外,專家也提醒,年滿45歲到65歲婦女,以及40歲以上有家族史(祖母、外婆、母親、女兒、姐妹曾有人罹患乳癌)等乳癌高風險族群,每2年應進行1次乳房X光攝影檢查。至于年齡未滿40歲但有危險因子,或者有相關癥狀者,也建議定期接受專業醫師諮詢評估,并于必要時進行乳房超音波,或診斷性乳房攝影檢查,以利早期判斷與治療,成功遠離乳癌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