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美容網
美容快速導航

太田痣有哪些表現及診斷?

太田痣好發于有色人種。女性多見。表現為棕色、灰色及藍色的斑點所組成的斑片,病灶邊界不清,病灶內的斑點色澤可以單色,也可兼有上述顏色,而且色澤深淺不一。由于黑色素細胞在真皮中的分布的密度及部位不同,斑片可表現為淡棕色到深藍色,同一病灶的不同部位可以具有不同顏色。部分患者的病灶有緩慢增大的傾向,斑片發生于前額、眼周、頰部及顴區,即與三叉神經的第I、II區的分布區相當的區域,可以占該區的全部或一部分,斑片可發生于面部的單側,也偶有發生于雙側面部的,往往呈雙側對稱,有的黑色素細胞同時還分布于結膜、角膜及視網膜上。

皮損為淡青色、灰藍色、褐青色至藍黑色或褐黃色的斑片或斑點,斑片中央色深,邊緣漸變淡,偶爾色素斑的某些區域可隆起甚至發生粟粒到綠豆大小的小結節。斑點呈群集狀分布,疏密不一,或中央為斑片,邊緣為斑點。皮損的顏色因日曬、勞累、月經期、妊娠而加重。有的青春期變深擴大。太田痣的顏色可有一定的變化,如夏季顏色較深,冬季較淺,情緒對顏色也有影響。

本病最常見的受累部位為眶周、顳、前額、顴部和鼻翼,即相當于三叉神經第、二支分布的區域;單側分布,偶為雙側性(約10%左右),約2/3的患者同側鞏膜出現藍染,結膜、角膜、 虹膜、眼底、視神經乳頭、視神經、眼球后脂肪及眶周骨膜也可累及。皮損廣泛者亦可累及頭皮、耳頸、軀干、上下肢等部。口腔和鼻咽部粘膜亦可受累。

多發于顏面一側的上下眼瞼、顴部及顳部,偶發于兩側顏面,約有2/3的患者同側鞏膜藍染,上腭及頰黏膜也可受累,分布通常限于三叉神經第一、二支所支配的區域。皮損通常為斑狀,其中偶有結節,可為褐色、青灰、藍、黑等色。褐色沉著多為網狀或地圖狀,而藍色色素沉著較為彌漫(圖1)。50%的色素斑是先天性的,其余出現在10歲之后,偶有晚發或妊娠時出現,可伴發伊藤痣和鮮紅斑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