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美容網
美容快速導航

三伏天去寒氣

三伏天雖然天氣熱,但仍有些人手腳冰涼,這是寒氣重的表現。每個人體內都或多或少有寒氣,尤其是夏季,特別容易被寒氣入侵:長時間使用空調、冷飲冰水等消暑食品、夜晚著涼等。三伏天是可以將深藏體內多年的寒氣“逼”出來的!那么怎么判斷體內有沒有寒氣呢?

如何判斷體內有沒有寒氣?

以下癥狀是有寒氣是表現:手腳冰涼、怕風怕冷;病癥以腫脹、疼痛為特征;腹痛腹瀉、分泌物清稀、色白;口干渴,面色青白、舌苔白;背部酸楚不舒;嘔吐、咳嗽、吐痰、鼻塞、噴嚏等。

怎樣將寒氣逼出來?

三伏貼

“三伏貼”是根據中醫“天人相應”、“內病外治”、“冬病夏治”的觀念,通過中藥穴位敷貼,由中藥對穴位產生熱性刺激,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達到祛病保健的效果。

中藥穴位敷貼一般適合體弱易感、哮喘、鼻炎、四肢椎體關節疾病、宮寒痛經等,能起到增強免疫力的作用,特別是經常咳嗽感冒的易感及寒性病癥的人群可以考慮此法。

三伏灸

灸法,是一種傳統中醫的外治療法,就是用艾絨等藥物在人的體表穴位上灼燙、熏熨以治病的方法。灸法借助灸火的溫和熱力以及藥物的作用,通過經絡的傳導,起到溫通氣血,扶正祛邪,從而達到治療疾病和預防保健的目的。

雖然天灸療法簡單方便,但在臨床應用時也有禁忌。一是病情禁忌:灸能益陽,也能傷陰,所以對陰虛陽亢及邪熱內熾的病人,一般不宜用灸或慎用,如咯血吐血、肝陽頭痛、中風閉證、高熱神昏、抽風,或極度衰竭呈惡病質狀態之人,均應慎用灸法;二是部位禁忌:面部穴位不宜直接灸,以免燙傷形成瘢痕,重要臟器部位不宜直接灸,妊娠期小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施灸。

刮痧

刮痧起源于舊石器時代,是中國傳統的自然療法之一。在疾病的治療上,刮痧有著活血化瘀、調整內臟陰陽平衡、疏通人體筋絡、排除體內毒素、行氣活血等功效。需要注意的是,刮痧后最好能喝一大杯溫開水以幫助排毒,對刮痧部位要進行適當的保護,不要受涼。

刮痧一般只針對于初期和中期的感冒,有疏風清熱、祛風散寒的作用,后期的感冒刮痧的效果要差得多。如果不是發高燒可以嘗試刮痧治愈,但刮痧是不能退燒的,一旦發燒,就要第一時間到醫院就診,迷信刮痧是不行的。

拔罐

拔罐可以逐寒祛濕、疏通經絡、祛除淤滯、行氣活血、消腫止痛、拔毒瀉熱,具有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解除疲勞、增強體質的功能,從而達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所以,許多疾病都可以采用拔罐療法進行治療。

夏季留罐時間最好控制在10分鐘左右。對一些血液疾病患者,例如白血病、血友病患者,不宜拔罐;皮膚過敏,全身枯瘦或皮膚失去彈力者不宜拔罐;某些腫瘤患者也不宜使用,或會促進腫瘤擴散;體質太虛弱的病人和兒童、孕婦等,都不宜拔火罐。對普通人而言,不可在皮膚破損以及骨突的部位拔罐,否則會造成感染等后果。

熱水泡腳

每晚都用熱水泡腳,泡出一身大汗能驅寒。用熱水泡腳確實是個養生好方式,但并沒有季節上的針對性,全年都適用。須注意,泡腳時間不能太長,大概10-15分鐘,后背有熱烘烘的感覺即可。

泡腳不能泡到出大汗,中醫上認為,汗液由部分津液轉化而來,津血同源,出汗太多傷氣血,正所謂“大汗亡陽”。因此,夏季泡腳最好用40℃左右的溫熱水,具體以不出汗為原則。

吃羊肉

大暑天氣雖熱,但人體容易為暑、濕、邪所侵,營養學家也對此進行過深入研究,結果顯示,羊肉在伏天吃營養程度最高。三伏天,人體內積熱,此時喝羊湯,同時把辣椒油、醋、蒜喝進肚里,必然全身大汗淋漓,這汗可帶走五臟積熱,同時排出體內毒素,極有益健康。

吃姜

姜是助陽之品,于是自古以來中醫素有“男子不可百日無姜”之語。姜含揮發性姜油酮和姜油酚,有活血、祛寒、除濕、發汗之功特別是姜具有利膽、健胃止嘔、辟腥臭、消水腫的作用,與蜂蜜合用對肝病恢復有益。

若然常感胃寒、食欲不振,可以經常含服鮮姜片,刺激胃液分泌,促進消化。鮮姜滋潤而不傷陰,每天切四五薄片鮮生姜,早上起來飲一杯溫開水,然后將姜片放在嘴里慢慢咀嚼,讓生姜的氣味在口腔內散發,擴散到腸胃內和鼻孔外。

多運動

常說的“夏練三伏”,并不是讓大家不分時間、地點、情況地去鍛煉。夏天人體能量消耗大,跑步、打球、爬山等鍛煉方式必須量力而行,最好進行一些“低調”的運動,既能起到鍛煉效果,又不至于出現不適。夏天運動最好安排在涼爽的早晨或傍晚;其間注意少量多次地補水。

當最高氣溫在30到33攝氏度時,老年人要減少運動量,時間以半個小時以內為宜。三伏來臨時,老年人要停止一切劇烈活動,以靜制動,并保持充足的飲水;同時,身邊還要存放一些十滴水、清涼油、藿香正氣水等常規的防暑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