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人都知道太田痣,它是一種褐青色痣。但是你知道獲得性太田痣嗎?獲得性太田痣是不是就是太田痣的一種呢?其實,不論是過去還是現在,很多人都把二者混為一談了,它們其實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的痣。
獲得性太田痣(ADM)又稱褐青色痣和顴骨母斑,之前被混為太田痣范圍,其臨床表現為顴部散在的色素斑點,直徑1~3mm,灰褐色、灰藍色或深褐色,兩側對稱分布,不累及上腭。病理改變為真皮上部有較少的色素細胞。本病比太田痣多見,絕大部分為女性,開始發病較晚(一般大于10歲),可有陽性家族史。
治療以激光祛除為主,激光治療的原理為選擇性破壞黑素細胞,使其破碎、凋亡,然后隨著皮膚的新陳代謝排出體外。所以治療過程比較長,但療效可靠。
獲得性太田痣的別名很多,比如后天性真皮黑素細胞增多癥、遲發性兩側性太田母斑樣色素斑、遲發性兩側性太田母斑樣色素沉著、崛母斑等等。
太田痣又稱上腭部褐青色痣,是東方民族常見的、以眼周區域青褐色斑痣為特點的色素性胎記(雖然有時并不都在出生時出現)。
本質上是一種常與三叉神經周圍分支分布相一致的真皮層黑色素增多的疾病。太田痣表現為棕色、灰色及藍色的斑點所組成的斑片,病灶邊界不清,病灶內的斑點色澤可以單色,也可兼有上述顏色,而且色澤深淺不一。
部分太田痣患者的病灶有緩慢增大的傾向,皮損多分布在三叉神經第一、二支區域,發生于前額、眼周、頰部及顴區,斑片可發生于面部的單側,也偶有發生于雙側面部的,往往呈雙側對稱,有的黑色素細胞同時還分布于結膜、角膜及視網膜上。
在我們生活中的周圍有很多種類的皮膚病,發病于面部等裸露部位的皮膚病,會影響患者的外形美觀,尤其是色素增多性皮膚病。太田痣就是這樣一種疾病,主要是是先天發病,俗稱為青胎記,后天發病的稱為獲得性太田痣。
獲得性太田痣的在早期可以緩慢生長,但生長的自限性難有定論,有的患者到兒童期時即開始長期穩定,到青春期后即較為穩定,但也有個別人至30歲左右仍有緩慢生長的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