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性黑色素瘤亦稱黑色素癌,是起源于表皮黑色素細胞或色素痣的惡性腫瘤。本病可見于任何年齡,較多見于中年和老年,女性稍多于男性。惡性黑色素瘤是一種少見的惡性腫瘤,世界備地的發病率每年均低于1~2/10萬人口,但澳大利亞的昆士蘭邦年發病率達16/10萬人口。黑種人和亞洲人很少患此病。我圖上海地區有資料統計為0.41/10萬人口。過去認為本病是惡性程度高、轉移快的腫瘤,近年來發現其惡性程度并不象過去所認為的那么高,雀斑樣痣黑色素瘤5年存活率高達80%~90%。結節型黑色素瘤在轉移前接受過治療的患者,5年存活率約50%~60%。
因此我們有必要認識本病的臨床特點,有所防備:
1、惡性黑色素瘤患者一般年齡偏大,青年或兒童黑色素瘤罕見。對一般腫瘤來說,年齡只具有統計學上的意義,但在黑色素瘤病例中,年齡有時卻成為診斷的重要依據之一。
2、一般痣的表面較為光滑,黑色素瘤表面則比較粗糙。假如原為表面光滑的黑痣,忽然變為粗糙或呈結節狀時,就要引起注意。痣的顏色可以很深,而黑色素瘤則可以顏色很淺或不含色素。假如色素濃淡不一,分布不均勻,并且病變區富于血管,外圍有衛星結節或色素彌散現象時,則要提高警惕。
就質地而言,痣地質地軟而韌,黑色素瘤則硬而脆。由于黑色素瘤表皮細胞可自行溶解潰破,表面每有裂隙或潰瘍形成,是其惡性的本質表現。即使還未形成潰瘍,無故流水出血也是一個危險信號。
帶毛的痣是皮內痣,一般很少發生惡變,但如毛痣變得自行脫毛,則提示毛囊的上皮真皮交界處有了活動性病變出現,這種痣就有發生惡變的可能,應提高警惕。進行隨訪觀察或行切除,進行活檢。
3、潰瘍形成是黑色素瘤區別于黑痣的重要臨床表現之一,而且還具有預后的意義,潰瘍型比無潰瘍型預后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