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鴨、鵝肉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都容易吃到的,那么,它們有什么營養價值,哪個好,一起來看一下。
雞肉的營養價值
中醫認為,雞肉味甘,性微溫。能溫中補脾,益氣養血,補腎益精。
雞肉含有維生素C、E等,蛋白質的含量比例較高,種類多,而且消化率高,很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有增強體力、強壯身體的作用,另外含有對人體生長發育有重要作用的磷脂類,是中國人膳食結構中脂肪和磷脂的重要來源之一。
雞肉對營養不良、畏寒怕冷、乏力疲勞、月經不調、貧血、虛弱等有很好的食療作用。雞肉有溫中益氣、補虛填精、健脾胃、活血脈、強筋骨的功效。
中醫認為,雄雞性屬陽,溫補作用較強,適合于陽虛氣弱的人;雌雞屬陰,比較適合于陰氣受損的產婦、年老體弱及久病體虛的人食用。
烏雞肉能養心安神、滋陰潤膚。若脫發過多,或遺精、白帶過多,可用雞蛋二只,加首烏同煮食之。雞肉能讓秀發亮起來,每周至少應該吃3次。
鴨肉的營養價值
在中醫看來,鴨子吃的食物多為水生物,故其肉性味甘、寒,入肺胃腎經,有滋補、養胃、補腎、除癆熱骨蒸、消水腫、止熱痢、止咳化痰等作用。
凡體內有熱的人適宜食鴨肉,體質虛弱,食欲不振,發熱,大便干燥和水腫的人食之更為有益。民間還傳說,鴨是肺結核病人的“圣藥”。
鴨肉含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E較其他肉類多,能有效抵抗腳氣病,神經炎和多種炎癥,還能抗衰老。鴨肉中含有較為豐富的煙酸,它是構成人體內兩種重要輔酶的成份之一,對心肌梗死等心臟疾病患者有保護作用。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適用于體內有熱、上火的人食用;發低熱、體質虛弱、食欲不振、大便干燥和水腫的人,食之更佳。同時適宜營養不良,產后病后體虛、盜汗、遺精、婦女月經少、咽干口渴者食用;還適宜癌癥患者及放療化療后,糖尿病,肝硬化腹水,肺結核,慢性腎炎浮腫者食用。
鵝肉的營養價值
中醫理論認為鵝肉味甘平,有補陰益氣、暖胃開津、祛風濕防衰老之效,是中醫食療的上品。
鵝肉含有人體生長發育所必需的各種氨基酸,其組成接近人體所需氨基酸的比例,從生物學價值上來看,鵝肉是全價蛋白質,優質蛋白質。鵝肉中的脂肪含量較低,僅比雞肉高一點,比其他肉要低得多。鵝肉脂肪的熔點亦很低,質地柔軟,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
鵝肉營養豐富,脂肪含量低,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對人體健康十分有利。根據測定,鵝肉蛋白質含量比鴨肉、雞肉、牛肉、豬肉都高,賴氨酸含量比肉仔雞高。
凡經常口渴、乏力、氣短、食欲不振者,可常喝鵝湯,吃鵝肉,這樣既可補充老年糖尿病患者營養,又可控制病情發展,還可治療和預防咳嗽病癥,尤其對治療感冒和急慢性氣管炎、慢性腎炎、老年浮腫;治肺氣腫、哮喘痰壅有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