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條“魚肚子里的黑膜有毒”的消息在微信中流傳。消息稱:“買來的魚剖開肚子后,腹腔兩邊有一張黑色的內膜,并且含有非常多的的溶菌酶、粗腰及類脂質,有‘腥毒’,千萬一定不能吃,吃了會對身體健康有害。”大部分家庭在吃魚的時候,并不會關注到魚肚子里的這層黑膜。那么,這層黑膜真的有毒嗎?
魚肚子里的那層黑膜有毒嗎?
大部分魚的肚子里面都有一層黑色的膜。在網上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這層黑膜是魚肚子中各種各樣有害物質的匯集層,是泥土味最濃、最腥臭的部位,對人的身體不利,是真的嗎?
其實這是對魚體結構不了解導致的謠傳,專家解釋說,魚肚子里的這層黑膜學名叫“腹膜臟層”,也叫“內膜臟層”,它位于魚內臟和腹壁的中間,是正常的生理結構。這層膜的用處是包裹大部分魚肚子內的器官,有保護內臟、吸收撞擊的作用,它還能夠分泌黏液潤濕臟器的表面,減少臟器間的摩擦。所以,這層膜能夠達到保護內臟和潤滑的效果。并且,不單單魚有,大多數高等脊椎動物包括人的腹腔中都有一層這樣的膜,主要用處也是潤滑和保護內部臟器。
大部分人看到黑色,就會把它當做是嚴重污染的標志。事實上,腹膜內膜的顏色是由魚體內黑色素含量決定的,比如鯉魚的內膜黑色素密度為四度,而鯽魚的卻為六度,度數越高,顏色越深。也不是所有魚都有黑膜,比如鯰魚、黃骨魚等。
中國人中意白色,認為一白遮百丑。因此,一看到黑色,就會認為是污染,是臟。但事實上,單單依靠內膜顏色的深淺程度來辨別魚受污染程度是非常不正確的。魚體內色素的含量決定魚肚子里面內膜的顏色。就拿我們經常吃的鯽魚為例,它體內有4種色素細胞,分別是黃色素、紅色素、黑色素和鳥糞素,鳥糞素細胞沉積在腹膜壁層,黑色素細胞沉積在腹膜層的表面。魚類品種不同,它的腹膜壁層和腹膜臟層色素細胞分布也會不一樣,因此會呈現出不同的顏色。科學家曾經對78種魚進行過調查研究,結果表明,并不是所有的魚腹膜顏色都是黑的,發黑的只有20多種。
總之,魚肚子里的黑膜并不是嚴重污染的標志,吃了也沒有大礙。不過這層膜本身含有大量的脂肪,營養價值也一般,容易富集一些脂溶性污染物,吃之前可以把它去掉。如果嫌麻煩,吃了也無大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