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美容網
美容快速導航

耳朵會分成“油耳”和“糠耳”?

耳道軟骨部皮膚的耵聹腺,它可以分泌出淡黃色黏稠的液體,也就是我們生活中說的耳屎,也就是耵聹。耵聹具有保護作用,平時借助一些細微運動,耵聹多自行排出。一般耵聹在空氣中干燥后呈薄片狀,但有些人的耵聹卻如黏稠的油脂,這到底為什么呢?有些人對這方面可能還不是很了解,那就讓我們具體來了解一下吧。

什么是“油耳”?

“油耳”又叫做軟耵聹、油狀耵聹、濕耳朵等。有的人的耳朵可以分泌出很多屑體,排出呈棕黃色的油性的物質,在還沒有干燥后就已經堵在外道眼里,有的會流出耳外,有的凝聚成團,這些都特別臟,我們把這都叫做為軟耳屎,俗稱“油耳”,醫學上的規范叫法叫油性耵聹。

它是由耳道皮膚里的分泌物與耳道脫落的上皮混合而成的。皮脂腺排泄油狀皮脂,有潤滑皮膚的作用,還有對外來異物的粘著作用,比如昆蟲、小灰塵等。通常人們的耳道分泌物也就是耳屎,是干燥成屑狀或略呈淡黃色的痂塊。

為什么有些人是“油耳”?

油耳的產生與遺傳學有關,有人提出它有傳染性,但專家實驗過后聲明它不會傳染給他人,不屬于傳染性的類別。不過專家還提出耳朵里的雜性物質堆積過多的話,就會把外耳道堵住,使傳入人耳的聲音發生變化,這嚴重的話可能還會導致聽力下降、耳鳴或耳部不適感,這對一些年輕人來說是比較麻煩和煩躁的。

“油耳”的發生與人種有關,估計這跟他們的生存環境和人口數量有很大的關系,有人統計,生活在草原上的蒙古人為15%左右,靠海居住的日本人更是在20%以下,而我國漢族的發生率最低,在4~6%,換算成具體人數的話就比較多了。總體來說,有“油耳”的人數不少。

我們很多人喜歡沒事就掏掏耳朵,其實這樣是不對的,這是一個特別不好的習慣。門診上經常會見到因為掏耳朵引起各種不適的患者,如外耳道損傷、鼓膜破裂、棉球掉落導致外耳道堵塞等。掏耳朵還會刺激外耳道的腺體,使腺體分泌更加旺盛,耵聹過度分泌。

其實在我們睡覺、運動等時候,有些耵聹是可以自行自動排出耳朵外的。但如果發現是油性耵聹的話,我們自己就可以拿棉球在外耳道口輕拭,但千萬記住不能太深以免損傷耳朵。如果耵聹過多的話,最好還是去醫院,使用特定的工具取出耵聹。

“糠耳”是指耳屎干燥成鱗屑狀或片狀。很多人會認為,“糠耳”沒有“油耳”臟,因為有“油”流出來,對于女性來說更加是不可忍受的。但“糠耳”卻太硬了,一般自己掏耳屎掏不出來,需要有人幫助,這就會有點尷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