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期是女性獨有的特殊的生理時期,這時候有大量的月經血從陰道排出,對起居生活帶來一定的不方便。女性初潮后,同“大姨媽”的戰斗也就開始了。近日,一位年輕的女生在與“大姨媽”斗智斗勇的過程中,竟不料傷害到自己,聽到后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棉條塞到尿道了怎么辦?
近日,一位妙齡少女在微信上求助婦科醫生,聲稱自己在來月經的時候,不小心將衛生棉條放錯,塞進去了尿道,而且已經取不出來了,咨詢應該怎么辦,時間長了會不會對身體有危害。
因為缺乏基本的生理知識出現這樣的情況,真讓人啼笑皆非。不過第一時間還是保持冷靜,不要慌亂。女性的尿道口其實并不大,衛生棉條能塞進去說明體積也不大,這時候可以自己在家嘗試多喝些水,讓膀胱保持充盈之后,憋一會尿,待尿液足夠多時將棉條沖出來。如果使用這個方法還是無法取出棉條時,需要及時去醫院求助專業的醫生,避免衛生棉條在體內引起感染、發炎。
衛生棉條和衛生巾有什么不同?
在遠古時代,人們就已經發明了各種棉布、棉條來對付“大姨媽”,這也是衛生巾、衛生棉條的前身。對于亞洲的女性來說,衛生巾是眾所知周的女性用品,而衛生棉條,知道的人就不是很多了。衛生棉條和衛生巾有什么不同嗎?
其實,衛生巾是放置于陰道口用來吸收陰道流出的經血,主要的材質是棉狀紙漿和高分子吸收體,吸收力強,更換方便,安全又便捷,大部分的亞洲女性都使用它。而衛生棉條是一種棉質的圓柱體,在經期時置入陰道中吸收經血。
兩者最明顯的區別在于棉條需要塞入陰道,正因為如此,衛生棉條可以完美“隱藏”,不會影響衣服穿著,不怕側漏,對運動也不會造成影響,受到更多的歐美女性的青睞。然而國內女性對于衛生棉條認識少,接受程度不高,容易出現很多誤區。
衛生棉條的使用誤區有哪些?
誤區一:未婚女性不能用衛生棉條
衛生棉條置入陰道使用,具有簡便、不影響生活和運動的優點,也是其容易受到質疑的一點。很多未婚女性害怕使用衛生棉條會傷害到處女膜,事實上是否真是如此呢?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梁蔚波教授曾在接受香港美容網采訪時表示,處女膜是個中央帶孔的環形組織,孔的一般直徑為2.5厘米,當然孔的大小因人而異,經血是從孔流出體外。而內用衛生棉條有多種型號,較小的直徑僅有1.32厘米,可以順利通過處女膜孔而不會損傷處女膜。所以,未婚女性可以使用衛生棉條,傷害處女膜的概率可能和騎自行車差不多。
誤區二:衛生棉條會進入子宮
衛生棉條需要置入陰道內,由于人們肉眼不能看到,所以許多人擔心它會在里面傷害到子宮,甚至可能會進入到腹腔等身體其他部位,危害到身體健康。
事實上,梁蔚波教授表示,子宮頸口的直徑只有0.1~0.2厘米,而內用的衛生棉條的直徑為1.32~1.42厘米,衛生棉條是不可能進入到子宮的,更不可能由子宮進去腹腔。并且,衛生棉條的拉線是高密度的壓縮體,當棉條吸了經血后會變得濕潤,輕輕拉棉條便可以將其取出,一般棉線可承受三公斤以上的拉力,不用擔心棉線會被拉斷。
誤區三、衛生棉條會導致經血不通暢
衛生棉條雖然放置在陰道內,但其位置在陰道的深處,并不是在子宮,不會影響經血的順暢。相比于衛生巾,衛生棉條只不過是離經血的源頭更近一些。除了可以強有力地吸收經血,對于那些脫落的子宮內膜,也可以一并吸附在棉條上。
誤區四、衛生棉條會發生感染休克
新聞曾有報道過使用衛生棉條導致中毒休克綜合征(TSS)的案例,但事實上,這個鍋不能完全由棉條來背。衛生棉條使用過久或吸收性太強時,容易造成陰道黏膜干燥,可能會增加金黃色烹葡萄球菌通過傷口進入血液循環的風險,從而產生喉嚨痛、發燒、皮疹、肌肉酸痛等不良反應,嚴重者可能會產生休克。但這和衛生棉條并沒有直接關系,只要有傷口和細菌的存在,無論是陰道還是手指,都有可能感染TSS。
使用衛生棉條應該注意些什么?
事物都有兩面性,使用衛生棉條和衛生巾一樣都需要注意衛生。在天氣悶熱潮濕時,如果不及時更換衛生巾,也非常容易導致陰道感染細菌而出現陰部瘙癢、異味等。
衛生棉條的重點在于保持衛生,梁蔚波教授提醒廣大女性,在使用衛生棉條時,一定要注意雙手和外陰處的清潔衛生。減少雙手和置入陰道段的導管和棉條的接觸,避免將細菌帶入陰道引起感染。其次,棉條應該根據經量的多少來選擇更換的時間,一般2~3小時需要更換一次,7小時內一定要將棉條取出。棉條在陰道內時間過長,容易引起盆腔感染。最后,梁蔚波教授表示,只要使用得當,內用衛生棉條是不會影響健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