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脫垂是指子宮偏離正常位置,脫落到宮頸外口或陰道口以外,臨床主要表現為腹部下墜、白帶增多、月經紊亂等癥狀,嚴重者可能表現出排尿困難、性生活障礙等,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
導致子宮脫垂的原因主要有:多次分娩造成宮頸、宮頸主韌帶與子宮骶韌帶處損傷,懷孕過程導致盆底肌松弛,肌力下降后對于盆腔內器官組織承托能力減弱。另外。不少女性,在產后習慣蹲式勞動,如給孩子洗尿布、經常蹲著洗菜,彎腰打掃衛生等,都可使腹壓增加,增加子宮脫垂的風險。此外,產褥期產婦喜歡仰臥,伴有慢性尿潴留情況下容易引起子宮位置改變,形成子宮后位,子宮軸與陰道軸方向一致,遇腹內壓升高情況時,子宮即沿陰道方向下降而發生脫垂。
從子宮脫垂的常見病因看,多次分娩是造成子宮脫垂的常見原因,臨床上發現,很多子宮脫垂的媽媽都是因為生二胎導致的。相比較而言,生完二胎更容易導致子宮脫垂,特別是一胎和二胎間隔時間比較短,2年以內的產婦,因為第一次妊娠后盆底肌還沒完全修復,隨之第二次妊娠又開始了,加重了盆底肌的損傷,子宮脫垂就容易發生了。
有一項針對全人群的研究調查顯示,每增加一次陰道分娩的次數,盆腔內臟器脫垂風險增加1.2倍;據醫院內調查數據顯示,生過2次孩子的女性比生過1次的發生盆腔內器官脫垂的風險高8倍。所以,生二胎最好把握合適的時機,建議在第一次生完孩子的三年以后考慮二胎計劃,這對于女性身體的恢復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