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是萬物復蘇的季節,大地開始回暖,草木開始發芽,萬物生機勃勃,人體也同萬物一樣,經過了寒冬的考驗,迎來了春天。隨著氣溫的回暖,人體內陽氣開始升發,腠理疏松開泄,各組織器官功能開始活躍,細胞代謝逐漸趨于旺盛,新陳代謝加快。中醫的經典著作《黃帝內經》一書中有這樣兩句同樣經典的話:人與天地相參也,與日月相應也。意思是說,人要遵守順應大自然的環境氣候規律而養生。根據日常生活的經驗,在春天時節,要想不得病,少得病,我們可以采用以下若干簡單易行的防病方法。
一、加強保暖
早春時節,氣溫逐漸回升,有時候還會出現特別竄高的狀況。有的人尤其是年輕人喜歡“輕裝上陣”,大街上隨處可以看到很多穿短裙的時尚女性,為了40歲以后的健康著想,我們還是應“風度”“溫度”兼顧,不要過早把身體暴露在寒風之中。傳統養生保健中“春捂秋凍”的觀點是源于生活實踐而千真萬確的。所以記得不宜過早地脫去冬衣。要隨氣溫的變化而增減衣服。否則極易感受風寒,引發呼吸系統等疾病發生。
二、飲食保養
漢代“醫圣”張仲景說:“當春之時,其飲食之味,宜減酸增甘,飲食不可廢之一日,以養脾氣。”就是說春天要少吃點酸味的食品,多吃點甘味的食品,以補益人體的脾胃之氣。中醫所說的甘味食物,不僅指食物的口感有點甜,更重要的是要有補益脾胃的作用。在這些食物中,首推大棗和山藥。除了大棗和山藥之外,甘味的食物還有:大米、小米、糯米、高粱、苡米、豇豆、扁豆、黃豆、甘藍、菠菜、胡蘿卜、芋頭、紅薯、土豆、南瓜、黑木耳、香菇、桂圓、栗子等,每人可根據自己的口味選擇,最好多吃一些。
此外,由于春天人體新陳代謝加快,營養消耗相應增加,老年人飲食宜甘而溫,富含營養,以健脾扶陽為食養原則,忌過于酸澀,宜清淡可口,忌油膩生冷,尤不宜多進大辛大熱之品,如參、烈酒等,以免助熱生火。應多選用既升發又富營養之品,如黃豆芽、綠豆芽、豆腐、豆豉、大麥、小麥、大棗、瘦肉、魚類、蛋類、花生、黑芝麻、柑橘、蔥、姜、蒜、香菜、蜂蜜之類;由于冬季新鮮蔬菜較少,容易造成攝入維生素不足,所以春天來了還要多吃些新鮮蔬菜,如春筍、春韭、油菜、菠菜、芹菜、薺菜、馬蘭菜、枸杞、香椿等。
推薦飲食:
百合紅棗銀杏羹
材料:百合50克,紅棗10枚,白果50克,牛肉300克,生姜兩片,鹽少許。
做法:將牛肉用沸水洗潔凈之后,切薄片;白果去殼,用水浸去外層薄膜,再用清水洗凈;百合、紅棗和生姜辨別用清水洗潔凈;紅棗去核;生姜去皮,切兩片。瓦煲內參加過量清水,先用烈火煲至水滾,放入百合、紅棗、白果和生姜片,改用中火煲百合至將熟,參加牛肉,持續煲至牛肉熟,即可放入鹽少許,盛出即食。
功效:補血養陰,滋養養顏,潤肺益氣。
三、戶外運動
俗話說:“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春天自然界陽氣開始升發,人體應該借助這一自然特點,重點養陽,養陽關鍵在于“動”,切忌“靜”。人們應積極到室外鍛煉,春季空氣中負氧離子較多,能增強大腦皮層的工作效率和心肺功能,防止動脈硬化。但是春季鍛煉時也要注意,由于春季晝夜溫差較大,且春季自然界風邪較多。因此進行戶外運動時運動量不宜太大,宜微汗即止,不必大汗淋漓、氣喘吁吁,以免運動后汗出當風,感受風邪而發病。
另外,散步、氣功、太極拳或八段錦等也都是很適宜在春季進行的運動,可以選擇在清晨或傍晚在公園等空氣清新的地方來進行。這類運動項目一般比較柔緩,沒有很激烈的動作,可以有效地幫助人體活動筋骨、暢通氣血、升發陽氣,是春季很好的運動選擇。
四、注意通風
室內門窗關閉時間過長,空氣就會變得渾濁,有利于各種病菌的滋生。通風的實質就是及時補充新鮮空氣,讓空氣中的病菌含量始終維持在一個很低的水平,這樣一來,屋子里的人就不容易患病。最好能上下午各開窗通風一次,時間為15分鐘左右,各個房間輪流。通風時要注意給屋內的老人和小孩保暖。
五、心情舒暢
春季養生要順應春天陽氣生發,萬物始生的特點,注意保護陽氣,著眼于一個“生”字。按自然界屬性,春屬木,與肝相應。春季肝陽亢盛之時,情緒易急躁,要做到心胸開闊,身心和諧。心情舒暢有助于養肝,心情抑郁會導致肝氣郁滯,影響肝的疏泄功能,也使神經內分泌系統功能紊亂,免疫力下降,容易引發精神病、肝病、心腦血管病等。因此,春季養生要不怒。
另外,《養生論》說:“春三月,每朝梳頭一二百下,至夜臥時,用熱湯下鹽一撮,洗膝下至足方臥,以泄風毒腳氣,勿令壅滯。”就是說,春天早上梳頭、晚上用淡鹽水泡腳,能促進人體氣血運行,保健防病。女性朋友不妨一試。
推薦閱讀:
早春養生 五個方法健康過春天
春季易“內火” 對癥飲食來清火
春天容易疲倦 5個方法趕走春倦
美麗從春開始 女性早春健康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