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有太多的理由不按時休息。所以,有黑眼圈也十分正常普遍的事情。不過,有的黑眼圈可是和你的健康息息相關的,并不一定是作息的問題或者是護膚的問題!
中醫診斷黑眼圈
中醫學認為:色黑入腎,因此不少人以為眼圈黑與腎有關,是腎虛的表現。誠然,在臨床中確有因腎虛而致眼圈發黑的患者,然而,眼圈發黑未必人人都是腎虛。除去一些婦科疾病的信號外,過度勞累,長期熬夜,或化妝品顆粒潛入眼皮,以及眼瞼受傷引起皮下滲血,都能導致眼周皮膚代謝功能失調,使色素沉積于眼圈。而眼窩或眼瞼處靜脈曲張或長期眼瞼水腫,致使靜脈血管阻塞,也能形成眼圈發黑。防治黑眼圈最有效的方法是治療引起黑眼圈的原發病。同時采用下列方法,加強眼部血液循環,也有助于消除黑眼圈。
如果眼圈發黑,預示有健康問題。通常有三種情況:
第一種是上下眼瞼近睫毛部位皮膚呈棕褐色或淺灰黑色,有時伴有該皮膚的輕度粗糙增厚或有皺褶。此型較少見,多在中年后才出現。這一類眼圈發黑引起的原因較復雜,有的因外傷后,局部容易遺留較顯著的色素沉著斑;有的因在眼瞼部的皮膚有脂溢性皮炎、黑病變、上眼瞼部神經性皮炎、皮肌炎或重癥瞼緣炎之后,即可形成不同程度的皮膚粗糙、增厚及色素沉著。
第二種是從內眼角向下方約呈45度角的棕褐色或淺灰黑色月彎形條狀,年輕時不明顯,到中老年時期開始走向外上方一直達到外眼角,呈完整半圓形,約數毫米。此型多見,青年至老年幾乎均可見到,只有色澤深淺不同之分。這一類的眼圈發黑,一般是隨著年齡及身體健康狀態的變化而形成,多因患嚴重失眠、貧血或某些婦女病,如月經不調、功能性子宮出血及性生活不節制等,色澤會加重而明顯。
第三種是某些病理變化在眼周毛細血管上的反映。如動脈硬化、更年期、大病之后體質較差時,都會造成眼周充血,進而瘀血,也會使眼周變黑。
如慢性肝病患者,特別是肝功能不正常的患者,黑眼圈 往往難以消退。慢性胃炎反復發作,引起消化、吸收功能減退者,眼圈也常常發黑。此外,動脈硬化、更年期綜合征、大病之后體質虛弱、腎炎、腎功能衰竭、呼吸衰竭、再生障礙性貧血、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甲狀腺功能減退、柯興氏綜合征等都會造成眼周微循環障礙,以致瘀血阻滯,引起眼圈發黑。
眼圈發黑 算不得病態
總之,絕大部分健康人都可有不同程度的眼圈發黑,并不算病態,平時要注意充足的睡眠及適當的營養,多吃些水果、蔬菜及維生素C含量豐富的食物,必要時做些眼部的保健按摩、溫敷等。祖國醫學認為,人的“氣血”盛衰及臟腑變化常在面部有所反映,因此,如果變化較明顯,持續時間較長者,應及時請醫生檢查。
防治黑眼圈最有效的方法
日常按摩——促進眼部血液循環
有一套最簡單有效的眼部按摩操:四指搓熱,按壓整個眼瞼,從內眼角按往太陽穴,再用中指按壓太陽穴;每次按壓都要重重地按下,再輕輕地提起。
治療引起黑眼圈的原發病。同時采用下列方法,加強眼部血液循環,也有助于消除黑眼圈。
1.雙手對搓至熱,快速用手掌心按壓雙眼熱敷,如此反復十余次,每天數遍,多多 益善。
2.經常用手輕輕按摩眼眶周圍的皮膚。
3.用大拇指按壓太陽穴和涌泉穴3~4分鐘,每天2~3次,每晚臨睡前再用熱水泡腳,效果更佳。
4.多食雞蛋、瘦肉、魚蝦、芝麻、花生、黃豆等食品,增加蛋白質、維生素A、維生素E的攝入,以滿足眼周皮膚對多種營養物質的生理需求。
5.每晚用冷水、溫熱水交替敷眼部十余分鐘。
6.注意勞逸結合,做到起居有常、生活有規律,保證足夠的睡眠時間,并經常參加體育鍛煉,改善全身機能狀態。
急救措施——熱毛巾+冷毛巾敷眼
要是黑眼圈是因偶然睡眠不足引起的話,可將一條熱毛巾敷在眼部,包括兩側的太陽穴(要完全覆蓋眼睛四周)。敷約20分鐘,毛巾的熱力會加速眼部血液循環。接著,再用冷毛巾同樣方式敷30秒~l分鐘,令毛孔收縮,最后涂上眼霜。
輔助措施:每天使用能有效消除黑眼圈的眼部保養品。
眼霜、眼部啫喱,這些產品需要長期使用才會見效,用眼膜能比較快地消除黑眼圈。
DIY眼膜——早日擺脫黑眼圈
土豆眼膜
土豆搗成泥,用來敷眼周肌膚,或者用土豆片貼眼周。每次約15分鐘,每周1~2次。
茶葉眼膜
將兩個茶葉包(紅茶除外)浸在冷水中,閉上眼,將濕潤的茶葉包敷在眼睛上,15分鐘后取下即可。
化妝遮蓋——“消除”黑眼圈最神效的方法
遮瑕膏
遮瑕力超好,能遮住黑眼圈及其他瑕疵,又不會顯得油膩或厚重。用在隔離霜之后、上底妝之前,輕點于眼周,輕輕推開即可。
眼部運動
盡量睜大眼睛,持續幾秒種;徐徐閉上雙眼,到上下眼皮快要接觸時再睜開,動作要緩和,連續重復五次,一日可數次,可使眼部四周肌膚得到強化,富有彈性。
充分補水去除黑眼圈和細紋
必須供給足夠的養分及補充失去的水分,選用合適的眼霜也是重要的一個環節。涂眼霜時切忌胡亂涂抹,正確的方法是:首先以無名指沾上少許眼霜,用另一手的無名指把眼霜勻開,輕輕地“打印”在眼皮四周,最后以打圈方式按摩5—6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