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茵確實有點“與眾不同”,同齡的女同學一個接一個來初潮了,她卻久久不見動靜。直到17歲那年,月經才姍姍來遲,而且還不太“規矩”。她的月經并不像其他同學那樣每月依時而至,而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有時還一連“缺席”好幾個月。對此,她倒是很有“見地”:不來就不來唄,也不礙吃不礙喝的,個子一樣照長,順其自然好了。
此后,畢業、工作、結婚,一切似乎都照常規路徑,走得順順當當的。哪知婚后兩年,在沒有刻意避孕的情況下,茵茵的肚子依然不見崛起。經過檢查,才發現她的子宮只有鴿蛋般大小。醫生說,那是子宮發育不良,由于錯過了治療時機,現在她已經沒有生育的可能了。
幼稚子宮“現形”
發育成熟的子宮,常呈前后略扁、倒置的梨形,長約8厘米,寬約4厘米,厚約2~3厘米,重約50克。正常子宮具有良好的伸展性,懷孕末期時的子宮體積可增大至未孕時的200倍。
如果由于某些原因,子宮在青春期前已經停止了發育,或者雖在發育但未能達標,就可能發展為幼稚子宮。幼稚子宮結構和形狀大致正常,體積較正常子宮小,宮頸相對較長,宮頸與宮體的比例由正常的1∶3變成1∶1或2∶3;宮頸外口小,頸管呈圓錐形,子宮體極度前屈或后屈(前屈者往往子宮前壁發育不全,后屈者則子宮后壁發育不全)。
“半拉子工程”從何而來
子宮發育不良涉及的因素很多,目前認為主要是由內分泌失調,特別是卵巢功能障礙所致的雌激素、孕激素分泌不足所造成。
其次,青春期營養不良(如患青春期厭食癥)或罹患某些慢性疾病,也可能影響性激素的分泌,進而累及包括子宮在內的性器官發育。
再次,不少處于青春期的女孩子,不能正確看待自我體形的變化,將青春期的正常體重增長誤認作肥胖而胡亂減肥。而減肥就必然要限制脂肪類食物的攝入,從而影響體內性激素水平,使子宮受累。
另外,也有的女孩盲目追求形體美而過分束腰,使血液循環受阻,子宮因供血不足而發育遲緩,甚至停止發育,最終形成幼稚子宮。
借鑒月經,窺視子宮
看到這,不少女孩子可能會心存疑惑,子宮深藏于人體內部,看不見也摸不著,怎么知道它發育得好不好呢?這里告訴大家一個小竅門:子宮是月經的“發祥地”,子宮內膜的周期性脫落形成月經,這是子宮發育成熟的一個重要信號,因此,不妨借月經這面鏡子來窺視子宮的“內幕”。
這里需要了解的是月經初潮年齡(多在13~15歲之間)、月經量(一般為30~50毫升),以及月經周期(一般為21~35日,平均28日;每次持續2~8日,平均3~5日)。一般來說,如果月經情況大致正常,就可以寬心了。但如果初潮年齡超過16歲,且經期極不規則,甚至幾個月才來一次,經量又很少,或伴顏色異常、經期嚴重腹痛時,就得多一個心眼了。
當然,月經這面鏡子只能提供一個大致的信息,提示你有必要找醫生求助。真正要確診幼稚子宮,還得依靠一些儀器的幫助。例如,通過B超測量子宮體的大小,如果子宮的長、寬、厚分別低于5厘米、4厘米、2厘米;或測量子宮的容量,當容量小于5毫升時,便可考慮為子宮發育不良。
治療強調一個“早”字
子宮發育不良除了引起月經紊亂、閉經、痛經外,最糟糕的結果就是不孕。其癥結在于,幼稚子宮的內膜較為薄弱,致使受精卵難以附著植入(即使僥幸植入,也常因根基太淺,難逃流產厄運),無法進一步發育成胎兒。對于程度較輕的子宮發育不良,如果能夠在16歲以前診斷出來,并加以治療,患者還是有希望做母親的。因此,治療的成敗關鍵在于一個“早”字,早診斷、早治療非常重要。
臨床上,目前主要是通過促排卵的方法,使卵巢逐漸恢復功能,完成正常的雌、孕激素分泌,幫助子宮生長發育。西醫多采取合用甲狀腺素片和己烯雌酚等藥物,配合黃體酮,建立人工排卵周期的方法。中醫則認為,腎藏精,主生殖,子宮發育與脾腎關系密切,因此,服用烏雞白鳳丸、定坤丹、人參健脾丸等中成藥,有一定療效。
推薦閱讀:
五臟六腑反映子宮健康 飲食不良子宮易生病
別讓子宮遭難 子宮各時段保養全攻略
子宮影響女人一生 如何呵護子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