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美容網
美容快速導航

陽光對健康是把雙刃劍

  “萬物生長靠太陽”,“多曬太陽,有益健康”……這些從小就在書本、長輩的教誨中獲得的知識,使我們對太陽的光和熱懷著無限的依戀和崇敬。陽光是世間熱量的源泉。

  我們人類的生命就離不開陽光。在井下長期作業的礦工,日光浴可使他們恢復和保持健康。適量的日曬能改善血液循環,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和生長發育。

  人體貯存在皮下的7-脫氫膽固醇必須在陽光的照射之下,才能轉化為維生素D,從而促進鈣的吸收,幫助骨骼的生長發育。成長期的兒童多曬太陽,多在戶外活動,有利于預防佝僂病的發生。

  陽光中的紫外線具有殺菌作用,可以用作對空氣、污染物體的表面進行消毒滅菌。如把被褥放在陽光下暴曬,可以收到很好的殺菌消毒效果。

  有研究指出,紫外線低劑量長期作用可以提高機體的免疫力。不同波段的紫外線還有助于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紅斑狼瘡、銀屑病、硬皮病、白癜風、玫瑰糠疹和皮膚T細胞性淋巴瘤等皮膚病。

  但是,陽光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它是人類健康的守護神,另一方面,過量的陽光,又常使人類的健康受到傷害。在夏天炎炎烈日之下,我們要特別留心如下問題。

  烈日·高溫·中暑

  烈日下暴曬可引起人體體溫調節功能紊亂和水電解質代謝紊亂而發生中暑。尤其是在炎熱的夏天,從事戶外作業或外出旅游時,常有發生中暑的可能。尤其是長期生活和工作在過涼的空調環境中,不利于人體產生熱適應,大大降低了對熱的耐受能力,一旦遭遇酷暑,短時間外出暴曬,人體就失去自我保護,出現中暑癥狀。

  中暑時,常表現為中樞神經系統和心血管系統的功能障礙。

  中暑早期,病人常出現大汗、口渴、頭昏、胸悶、惡心、四肢無力及發麻等癥狀。隨后,體溫升高、面色潮紅、皮膚灼熱,或因早期周圍循環衰竭而表現為面色蒼白、皮膚濕冷、嘔吐、血壓降低、脈搏快而弱。嚴重的病例,可伴有昏厥、昏迷、肌肉痙攣以及周圍循環衰竭等癥狀。

  陽光中波長為600~1000納米的可見光線及紅外線長時間作用于不戴帽子的頭部,可穿透頭皮和顱骨,引起腦組織的損傷、充血和水腫,大腦溫度可高達40~42攝氏度,而體溫并不一定升高,稱為“日射病”,屬中暑的一個類型。

  發現中暑病人,應立即將其移往陰涼通風處安靜休息,鼓勵病人多喝些淡鹽開水或其他含鹽的清涼飲料。高熱病人可用冷水浸濕的毛巾敷頭、頸、腋下、腹股溝等大血管經過的部位,或以冰水、酒精擦身,輔以電風扇吹風,幫助降溫;若神志不清,可掐人中穴。輕癥中暑經上述處理一般都能緩解。如病人出現高熱不退、神志不清、抽搐等重度中暑癥狀者,應立即送醫院急救。

  陽光·紫外線·皮膚病

  近年來科學家們的研究表明,陽光中的紫外線對人體的有害影響是不容忽視的。紫外線過度照射是許多皮膚病的致病因素。因此,在夏季陽光強烈的環境中,人們應該學會自我保護。

  紫外線是指波長在200~380納米之間的太陽光線,其生物效應可按紫外線的波長分三段:長波、中波和短波。對人體皮膚造成損傷的紫外線主要是長波紫外線和中波紫外線。由此而引起的皮膚病,最常見的是日光皮炎(日曬傷)、多形性日光疹和外源性光敏性皮炎。

  日光皮炎是強烈日光照射后引起的。常在曬后30分鐘至數小時,在受曬皮膚出現境界清楚的水腫性紅斑,較重者可出現水皰和大皰,伴有明顯的剌痛感和灼熱感。癥狀常于24小時內達到高峰。紅斑水腫消退后有糠狀或大片脫屑,輕度色素沉著。嚴重者還可伴有頭痛、心慌、

  惡心、發熱等全身癥狀。

  多形性日光疹是在日曬后數小時至5天,局部出現的多形性光變態反應性皮膚病。在曝光部位發生成片紅斑、水腫、丘疹、丘疹性風團,部分可有水皰、糜爛、滲出或苔蘚樣變,水腫性紅斑,劇烈瘙癢,并可有燒灼感。

  外源性光敏性皮炎,是指有的人在接觸了某種化學物質或者吃了某種食物或藥物之后再曬太陽,在曝光的部位發生濕疹樣皮炎損害。光敏物質很多,常見的有工業品(如瀝青)、化妝品(如某些香料)、藥品(如磺胺類、阿司匹林、水楊酸鈉、四環素族、灰黃霉素、雌激素、雙氫克尿噻、氯丙嗪、補骨脂、白芷等)、植物(如灰菜、紫云英、槐花、無花果等)、食物(如油菜、甜菜、泥螺、干木耳等)。

  長期過度日光照射還可以引起皮膚老化(光老化),常見于農民、漁民或海員等長期戶外工作,尤其是膚色較白的人。

  紫外線的長期累積性傷害可誘發皮膚癌。調查發現,白種人紫外線誘發皮膚癌的比例明顯高于黃種人。

  陽光·紫外線·眼損害

  陽光中的紫外線引起的眼部病變,主要是視覺疲勞、急性角膜結膜炎、白內障等。

  許多人都會有過這樣的經驗:在陽光直射的情況下閱讀,很容易造成視覺疲勞。高層建筑使用大面積的反光玻璃作為外墻,可以反射太陽光,尤其是在炎熱的夏天,常會使人出現晃眼、眩暈等不良感覺,稱為光污染。

  強烈的太陽光照射是人患白內障的主要原因之一。美國一大學的研究人員認為,每天多曬1小時的太陽,1年中患白內障的危險增加10%。戶外工作者患白內障的危險是一般人的3倍。角膜、晶體是最常受到紫外線損害的部位,日光性角膜內皮損傷也是與之密切相關的眼部疾病。一旦患了日光性白內障可以接受手術治療。

  烈日·紫外線·防護

  近年來,許多城市的天氣預報中都將紫外線的輻射情況作為常規預報項目,以提醒人們及時進行防護。紫外線指數用0~15來表示,是指一天內太陽在天空中位置最高時(一般是中午前后),到達地面的太陽光線中的紫外線輻射對人體皮膚可能構成的傷害程度。通常規定夜間為0,熱帶、高原地區晴天無云時為15。紫外線指數越大,對人體損害程度也越大。

  夏天的太陽熱辣辣,從事戶外作業、外出旅游活動時應盡量采取防護措施,減少烈日及紫外線對人體造成的傷害。

  佩戴深色玻璃鏡片或涂有特殊涂層的樹脂眼鏡可以預防紫外線對角膜的損害。衣服可以有效地屏蔽紫外線對皮膚的損害。如外出穿長袖衣褲,戴太陽帽,或用遮陽傘、防紫外線傘等。對于身體裸露的部分,可選擇光保護指數(SPF)大于15且作用穩定持久、無毒性、無致敏性的遮光劑,在外出前10~15分鐘涂抹于暴露的皮膚,以防紫外線對皮膚造成的傷害。避免在接觸含有光敏物質的物品或進食含光敏物質的食物或藥品后曬太陽。

  我們人體的皮膚本來就是防日曬的天然屏障,正常皮膚的角質層、黑色素均對光線有一定的防御作用,黑色素的保護作用更大,所以膚色較淺的人更容易受到紫外線的傷害。經常短時多次日曬,可促進黑色素的形成,從而增強對紫外線的抵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