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是中國最具人氣、出鏡率最高的飲食營養專家 范志紅
都說女人是水靈靈的,蘋果般紅潤,蜜桃般豐滿,洋蔥般水嫩,葡萄般甜美……若用肉類來形容,定會覺得大煞風景。的確,在如今的時尚雜志上,“水果有益美容”、“素食有益健康”的宣傳鋪天蓋地,卻很少有人鼓勵女人吃肉,特別是吃紅肉。
素食生活健康嗎?抵抗力和體能或易降低
某美女編輯Linda年近30,每日過標準素食生活。早餐吃香蕉蘋果加酸奶,喝一杯姜紅茶;午餐吃幾口米飯,半盤青菜,加上一小碗番茄蛋湯;晚餐則是一碗生菜甜椒黃瓜拌成的沙拉,兩片面包,再加一碗銀耳蓮子湯。零食就是胡蘿卜、小番茄和柑橘。在她自己看來,生活絕對符合健康標準,而且相當精致。
素食一年之后,Linda身體清減了不少,自覺輕盈飄逸。只是飄逸之余,多了些嬌弱。總覺得疲倦乏力,好靜懶動。皮膚和頭發缺乏光澤,身體特別地怕冷,抵抗力也低了,一受寒就感冒。她自己很不明白,明明是健康的生活,為什么反而抵抗力和體能都降低了呢?
其實,有這種困惑的女性還真不少。國外的研究也發現,很多女性的疲憊、貧血、怕冷等問題,都與素食之后營養不足的問題有關。特別是對于本來就有貧血問題的女性來說,適當食肉不僅有益健康,而且有益嬌美容顏。
我告訴她,女性肌膚的健康,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血液循環的質量,而血紅蛋白是其中最要緊的因素。血紅蛋白之所以是紅色,全在于其分子中含有血紅素。血紅素中的鐵離子承擔了為人體細胞攜帶氧氣的重要責任。如果沒有足夠的鐵,處于身體最外端的皮膚就不能得到足夠的氧氣和能量供應,皮膚的更新和修復受阻,自然不可能紅潤動人。貧血者的皮膚蒼白或發黃,彈性變差,暗淡無光,正是這個原因。
女性或許想不到,鐵是唯一一種女性需要量比男性大的營養物質!遺憾的是,女性飯量較小,而且經常因為害怕發胖之類原因不肯吃肉,所以貧血發生率遠高于男性。在育齡期女性中貧血情況相當常見,特別是節食減肥人群中,貧血是最常見的減肥副作用之一。
女人如何正確補鐵?不同體質不同選擇
有些女性聽說,只要吃幾粒棗,再喝點紅糖水,用鐵鍋炒菜,就能幫助補鐵了。殊不知,食物中的鐵分為兩類,一類是肉類中的“血紅素鐵”,另一類是植物性食品中的“非血紅素鐵”。肉類的鐵和人體需要形式完全一致,能很好地被人體吸收利用。素食中的鐵很容易受到多酚、單寧、植酸、膳食纖維的干擾,吸收率難以保證。研究發現,肉類不僅是鐵的好來源,還能幫助其他食品中的鐵提高吸收率。所以只要每天吃一兩的肉,就能有效改善體內的鐵供應。
不過,肉和肉也不一樣。顏色越紅,其中的血紅素鐵就越多,補鐵的效果就越好。淡紅色的豬肉顯然不及大紅色的牛羊肉;上面布滿白色花紋的肥牛、肥羊,顯然不如完全紅色的腱子肉和腿肉;除了肝臟之外,顏色深紅的心臟、腎臟、脾臟、雞鴨的胗等,血紅素鐵的含量都比普通瘦肉高。
肝臟是動物體內儲藏鐵的場所,一直被尊為補鐵佳品。然而因為肝臟含有較多膽固醇,又是解毒的器官,女士們吃肝臟的時候總有些顧慮重重。與此相比,心臟和雞鴨的胗要安全得多。它們富含鐵和鋅、銅、錳等微量元素,污染物少,膽固醇含量和瘦肉相當,不失為補血的優質食品。
西方人害怕紅肉,主要原因是擔心它升高血膽固醇,增加心臟病的危險。然而,食物對健康的作用,是與體質密切相關的。超重肥胖者要重點看護血脂,而瘦弱貧血者就要重點補充鐵、鋅等微量元素了;怕熱的人吃鴨肉、海鮮更合適,而怕冷的人吃牛羊肉更能溫暖身體。只要注意選擇低脂肪的烹調方式,就能保證不發胖,不升高血脂。
Linda明白了自己的問題所在,重新調整了自己的三餐。早餐把香蕉換成一碗燕麥粥,午餐加了半碟醬牛肉;晚餐把一片面包換成富含礦物質的紅棗小米粥,加上幾粒煮雞心。生蔬菜改成焯拌,加一大勺鐵元素特別豐富的芝麻醬調味……到周末的時候,她還給自己煲一鍋烏雞湯。慢慢地,她的臉上恢復了往日的光澤和神采,頭發也更亮了。
看來,兼顧苗條和活力并不難!與完全素食相比,做個神采奕奕的食肉美人,或許是適合大部分女性的健康選擇。
本文出自《范志紅:不懂健康,難做美麗女人》,為出版社合作文章,歡迎轉載,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