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魚,名叫河豚,它肉質鮮美異常,嘗過的人都說“不吃河豚,不知魚味”,但進食河豚,一個不小心,就可能中毒身亡。越美味的東西越危險,不僅河豚如此,半熟牛扒,魚生,也是如此。
如今吃魚生已經不是什么新奇的事了,寄生蟲什么的也不再能嚇退人們,魚生鮮嫩、美味,卻不失清爽的味道,吸引著無數的人去食用它。但是要知道,魚生中富含寄生蟲并不是危言聳聽,而芥末、白酒等能殺滅寄生蟲卻是空穴來風。
有關醫師指出,目前門診中食源性寄生蟲病病例明顯增多,大多是貪吃惹的禍。如吃了有寄生蟲的福壽螺、生魚片導致華支睪吸蟲病;烹飪豬肉追求鮮嫩因此沒有熟透,結果感染旋毛蟲病、豬帶絳蟲;吃五分熟、七八分熟的牛排結果感染了牛帶絳蟲……
人感染寄生蟲后會出現腹脹、腹瀉、消化不良等癥狀。以豬帶絳蟲為例,不但損傷腸道,幼蟲進入血液還會傷及全身,進入大腦會引發癲癇,進入眼部嚴重的會導致失明……長期感染寄生蟲,會營養不良,還會傳染他人。
有新聞曝光了一種存在于美味魚生中的健康殺手——肝吸蟲。據報道,有患者因吃淡水魚生而患上腫瘤,如今追悔莫及,而醫生更是從該患者的肝臟中取出了上百條如同瓜子仁形狀的肝吸蟲,俗稱“魚生蟲”。這些肝吸蟲是通過生吃淡水魚進入到人體肝臟當中的。我國有將近1200萬人感染肝吸蟲,其中大多數分布在東南,東北的幾個省份,這些地區的人們比較喜歡吃淡水生魚片。
人們通常認為生魚片的蘸料,如白酒、芥末、醋、大蒜等能殺死寄生蟲。報道中實驗人員用白酒、芥末、醋、大蒜等分別對肝吸蟲囊蚴進行浸泡,兩小時后,囊蚴依然存活。為繼續驗證,實驗人員將這些囊蚴分離出來喂食老鼠,最后每只老鼠都感染了肝吸蟲。
殺死肝吸蟲最好的方法就是高溫,超過90℃只需幾秒鐘肝吸蟲就會被殺死。因此專家建議,不要吃淡水魚生,吃淡水魚生就可能感染肝吸蟲。對于管不住嘴或者已經吃了淡水魚生的人來說,最好每一年都應該去醫院檢查一下,一旦發現后進行驅蟲治療,這樣能將損害降到最低。
沒有魚生,就沒有蟲
專家表示,要避免肝吸蟲病的發生,關鍵在預防。首先要改變不良的飲食習慣,不吃淡水魚生、蝦生,避免“蟲從口入”。此外,處理魚生的工具也要有講究,如果砧板和刀都是分開用來切淡水、深水魚的話,那感染肝吸蟲病的幾率就很少;反之,如果是兩類魚共用一套砧板、刀,那么感染的幾率就大了。另外,即使有一套深海魚生專用的砧板和刀具,如果吃魚生的配菜如姜絲、蔥絲等是用切過淡水魚生的砧板、刀具來切的話,同樣也會增加感染疾病的幾率。因此,一定要注意把切魚、蝦的砧板、菜刀和其他器皿生熟分開洗凈,防止交叉污染。
除非高溫,殺不死蟲
不少愛吃“魚生”的食客,都聽過這樣一種說法,就是用醬料、醋拌過的生魚片,其中的寄生蟲卵已經被殺死。對此,郭文糾正說,其實寄生在淡水魚肉中的肝吸蟲是肝吸蟲的囊蚴期,它對外界的抵抗力非常強。實驗證明,一般的調味品,如醬油、醋都不易殺死在魚肉中的囊蚴,就是把厚度約2-3mm的魚片投入90℃熱水中,也要經3秒鐘才能將囊蚴殺死。如果煮大魚時,即使加熱到80℃煮一小時,其中的囊蚴仍能存活。因此,吃用醬料拌過的生魚片,或打邊爐時生魚片煮的時間不足,都不能殺死肝吸蟲囊蚴,有可能染上肝吸蟲病。
為避免感染寄生蟲,外出就餐要選完全熟透的肉。自己購買生魚片要盡量選擇經過檢驗檢疫的正規產品。如果懷疑自己吃了不潔肉類或是出現了寄生蟲感染癥狀(如大便排白片),要及時服用阿苯達唑、甲苯咪唑等非處方藥或是到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