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英國少女做隆胸手術的人數猛增了150%。英國三家最大的美容手術公司提供的數字顯示,去年,英國有近600名未成年的少女做了隆胸手術。
僅其中一家,Transform,就為169位少女做了隆胸手術,而前一年,只有31位。對十幾歲的女孩子蜂擁而至要求隆胸,公司的發言人沙米•喬杜里(Shami Choudhry)說,翻翻孩子們看的雜志里都是些什么內容就知道為什么了:
“女孩子讀的雜志里期期都有美容手術的內容、某某名人做了隆胸手術的爆料。比如湘特爾(Chantelle),做了隆胸手術,就對女孩子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喬杜里提到的湘特爾,是風靡英國的第四頻道電視臺的真人秀節目“Celebrity Big Brother”2006年的獲勝者。她出了真人秀的演播室就進了手術室,再出來時胸圍就大了一號。
隆胸手術后,湘特爾當上了Ultimo內衣乳罩的品牌代言人。上個月接受少女雜志《Love It》的采訪時,湘特爾說:“我把乳房從32B增大到32E,這樣做是為了提高自信心。”
翻翻針對少女讀者的雜志,這類的名人“言傳身教”比比皆是。女生雜志《Bliss》對2,000名平均年齡15歲的少女所作的一項調查顯示,42%的受訪者表示曾考慮過作美容手術,而其中又有一半的人想做隆胸手術。
雜志主編海倫•約翰斯頓(Helen Johnston)說:“一些名人公開承認做了各種美容整形手術,以整容手術為主題的真人秀、電視劇比比皆是,這一切讓女青年覺得整容手術是很正常的事。”
胸圍與自信心成正比?
名人做美容手術有轟動效應,本不出名的人借整容手術也可以“整”出名來。在英國,如果你問誰是Katie Price,恐怕沒幾個人能答得上來,但如果你說喬丹,肯定會得到某種形式的反應,比如,雙手在胸前一比劃,做出托著兩個哈密瓜的姿勢。喬丹不是歌星,也不是影星,跟美國打籃球的那個“飛人喬丹”更不沾親帶故。喬丹出名,是不怕受皮肉之苦,從頭到腳的不斷整容,特別是“塑造”了一對大得夸張的乳房。
一些名人公開承認做了各種美容整形手術,以整容手術為主題的真人秀、電視劇比比皆是,這一切讓女青年覺得整容手術是很正常的事。當然,把少女隆胸熱完全歸咎于女生雜志連篇累牘的報道和名人的示范效應也不公平。
“游戲挑戰:帶你的小姐去做隆胸手術”
新媒體,特別是網絡對青少年的影響更是有后來居上的勢頭。比如,眼下一個叫“波霸小姐”(Miss Bimbo)的網絡游戲就受到了醫學專家、家長組織和社會輿論的口誅筆伐。Bimbo,英文的意思是胸脯發達而頭腦簡單的女孩,多少有點貶義。這里不妨借用中文媒體里相對傳神的“波霸”一詞。“波霸小姐”專門針對9—16歲的少女。上網玩游戲的女孩要認領一個屬于自己的虛擬的Bimbo,對其從穿著打扮,腰圍體重到喜怒哀樂都要悉心照料,終極目標是要打造一個“世界上最酷、最富、最有名的Bimbo”。這個網絡游戲上個月剛在英國推出,一個月內,就吸引了200,000個會員。
要想讓自己的小姐“最酷”,就得有不尋常的招數。游戲鼓勵玩家給自己的小姐節食瘦身,甚至應該考慮做收腹擴胸的美容手術。游戲玩到第10級和11級的挑戰是:“夏天轉眼就到了,要穿比基尼了。你要占有沙灘上的回頭率不是嗎?越大越好,做隆胸手術吧!”
家長組織,Parentkind,的發言人比爾•赫伯德(Bill Hibberd)說:“兒童的天真無邪應該得到最大的保護。它的危險在于,一個九歲的孩子不會理解游戲調侃搞笑的一面,而是把Bimbo當作一個崇拜的榜樣,玩了游戲之后也要去隆胸。”
20歲以后再來
真實世界里的一個事實是,英國是整個歐洲國家中在整容手術上花錢最多的,2006年達到近五億英鎊。業內人士估計,今年年底這個數字還會翻一番。
整容手術,仁者見仁,不是一兩句話能說清楚的。但是,對于身體發育尚未完全的少女做隆胸手術,無論專業人士還是家長、社會,大都持不贊成態度。
應該指出的是,英國大多數整容手術診所都有自己的行業自律,謝絕為20歲以下的未成年女性做隆胸手術。為考慮做整容手術提供心理咨詢輔導的艾琳•布拉德伯里醫生(Dr. Eileen Bradbry)說:“許多情況下18歲的女孩還沒有完成發育,就算完成了,如果你18歲就做隆胸手術,那你一生中就要做多次手術,替換植入物。而每一次手術,都有出問題的危險。”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為美付出代價的決心,則各有不同。或許,在準備挨刀子之前,像艾琳這樣的專業人士的話還是應該認真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