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美容網
美容快速導航

從經期的長短看健康狀況

  

   正常月經是女性內生殖器發育正常和功能健全的表現。女子出現的周期性陰道流血稱為月經,衡量女子的月經是否正常,一般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判斷。

  正常的月經應是什么樣的­

  關于月經的幾點疑問別人的月經跟我的一樣嗎­ 月經總推遲是什么原因­ 怎么讓月經提前或錯后­ 月經量變多或變少是什么原因­ 發生在經期的怪現象 你有嗎­ 跟月經有關的十大疾病

  1、月經期:陰道流血期間稱為月經期,多數人的月經期持續3-5天,但少至1-2天,多至7-8天也屬正常范圍。

  2、月經周期:從月經來潮的第一天到下次月經來潮的第一天稱為一個月經周期。絕大多數人在28-35天之間,但也有少數人短至20天或長達45天一個周期,在上述范圍內,只要月經有規律,均屬正常現象。

  3、月經血特點:月經血的特點是不凝固,呈暗紅色。月經血中除血液外,還含有子宮內膜脫落的碎片、子宮頸粘液及陰道上皮細胞等。

  4、月經血量:正常月經期的月經血量為20-120毫升,多數為50毫升,以月經來潮的第二三天最多,以后逐漸減少。正常月經是女性內生殖器發育正常和功能健全的表現。

  5、月經期表現:多數女性在月經期無明顯癥狀,少數會有乳房發脹、頭痛失眠、心慌、下腹脹痛和情緒不安等。

  

  月經周期變長可能是什么原因­

  引起月經周期長、月經量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錯綜復雜,有遺傳問題、內分泌問題、免疫問題,也有精神神經因素、腫瘤、創傷與藥物而導致的月經稀發,應到醫院進行相關檢查,判明可能的病因,盡量針對病因治療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而且,月經不正常可能對生育有影響,所以如果有問題要盡快就醫。

  關于月經的幾點疑問:別人的月經跟我的一樣嗎?­ 月經總推遲是什么原因­ ?怎么讓月經提前或錯后­ ?月經量變多或變少,是什么原因?­ 發生在經期的怪現象。 你有嗎­?跟月經有關的十大疾病。

  引起月經周期變長的因素有很多,可分為以下幾類:

  1、中樞神經-下丘腦異常

  包括精神應激性,如環境改變、過度緊張、精神打擊等精神應激引起的反應;還有體重下降、神經性厭食、過度運動、藥物等引起下丘腦分泌促性腺激素的調節功能失調或抑制;另外還有先天性疾病或腦發育畸形及腫瘤引起激素分泌異常。

  2、垂體性異常

  指腦垂體病變使促性腺激素分泌異常,有先天性因素也有后天形成病變,如垂體腫瘤等。

  3、卵巢性異常

  由于卵巢先天性發育不良或卵巢功能異常或繼發病變引起月經異常,如多囊卵巢綜合征,臨床表現為月經稀發、不規則、多毛、肥胖等;卵巢功能性囊腫;卵巢腫瘤等因激素改變而影響月經。再就是嚴重的盆腔感染,也可使雙側卵巢組織受到破壞,從而影響月經,甚至可發生永久性閉經,其中以結核病變多見。

 

 

  4、子宮性異常

  子宮發育不良,子宮內膜破壞也可引起月經稀發,甚至閉經。子宮內膜破壞包括炎性因素,如子宮內膜結核;還可發生于產后或人工流產后過度刮宮引起的子宮內膜基底層損傷或粘連等。

  調整月經周期的方法有哪些­

  這種出血是女性卵泡成熟、排卵和黃體形成,子宮內膜從增生到分泌變化、內膜脫落的結果。而這個過程是由神經內分泌系統通過產生的雌激素和孕激素來實現的,所以改變任何一個產生激素的環節都將引起月經期的改變。

  在臨床實踐中,醫生對那些月經周期正常而又強烈要求改變月經期的女性如經勸導無效時,通常是應用雌激素或孕激素來調控月經期的,這些可試用的“秘方”歸納起來包括:

  一、催月經提早的方法

  自月經的第16天起每日肌注黃體酮20mg或口服安宮黃體酮10~12mg共5日,停藥后3~7天月經來潮;

 

 

  二、推遲經期到來的方法

  1、避孕Ⅰ號(復方炔諾酮片,Norethindrone)或Ⅱ號短效口服避孕藥自月經第5天開媽,每日2片連服2周,第3周起增量至每日4片;

  2、婦康片(炔諾酮,norethisterone)或婦寧片(甲地孕酮megestrol)口服孕激素藥,自月經第16天開始,每日10mg連續口服;

  3、米非司酮(mifepristone)非激素類,自月經第5天開始,每日25mg連續口服。

  切記上述1、2、3各法必須連續服藥直至渡過“關鍵時期”即停用,一般停藥后7天內月經來潮。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性激素的超常應用,可能會擾亂今后的月經周期,所以,這些方法不可長期用,更不可濫用,若出現月經紊亂請及時找婦科醫生處理。另外初服性激素時某些人會出現頭暈、乏力、惡心、嘔吐等類早孕反應;禁用者包括:年齡大于40歲、哺乳期、高血壓病、糖尿病、肝腎疾病、甲狀腺疾病、血栓栓塞疾病以及乳房、生殖器官惡性腫瘤或懷疑有腫瘤存在的婦女。

  總的說來,人為地改變正常月經周期是不可取的,其弊大于利,醫生不提倡在日常生活中應用。因此,在采用“秘方”前最好先與你的家庭醫生商量才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