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美容網
美容快速導航

“千手觀音”亟待整容

     “千手觀音”病害嚴重 上次“手術”還是乾隆年間

     “千手觀音”是位于重慶寶頂山大佛灣南崖的一尊造像,龕高7.7米,寬12.5米,面積88平方米,每只手掌中還有一只眼睛,手執各種法器,因此又名“千手千眼觀音”。其最近一次接受貼金“整容手術”是在清代乾隆年間,距今已有250多年。

      據大足石刻博物館負責人介紹,由于“千手觀音”在野外崖壁上,造像800多年裸露于崖面,歷經風吹、日曬、雨淋、冷暖交替等自然因素的作用,目前已進入高速風化期,很多造像表面出現層狀剝落、粉末狀剝落、空鼓、龜裂、起殼等現象,使造像產生滲水、細部風化、造像巖體斷裂、垮落破壞及金箔變色起殼剝落等病害,情況十分危急。

       據記者了解,2008年,國家文物局將其確定為全國石質文物保護一號工程,組織國內外十多家科研單位的一流文物保護專家開展勘察研究和搶救性保護工作,截至目前,已修復37只手,整體修復有望于明年正式實施。

      成立“千手基金”搶救文化遺產

       重慶市大足縣縣長周波介紹說,“千手觀音”曾確定采取治理基巖裂隙水、防治冷凝水、清潔造像表面、對風化巖體進行加固等方法減少外界環境的侵害,然后在其表面進行貼金。但是,專家們在隨后的會診中發現,該方案涉及地質、氣候、工藝等,難度太大,最終該方案被否定。

       記者了解到,目前,專家們對其局部進行修復試驗的方法主要有兩種:一是直接采用特殊材料粘貼起層的金箔,然后對修復部位進行加壓;二是用刷子等將殘存金箔、灰塵等刷去,直接在上面粘貼金箔。

      由于“千手觀音”保護要求高、實施難度大、歷史欠賬多、所需保護經費數額較大,專門用于保護該文化遺產的“千手基金”28日正式啟動,發動各界人士關心支持“千手觀音”的搶救性保護工程。

      “世界文化遺產是不可再生的珍貴民族瑰寶。保護它們,就是在保護我們的歷史記憶;拯救它們,就是在拯救我們的精神家園!”周波說,歷經千年的千手觀音像,現在卻猶如一個有著多病之軀的老人,正進入垂危之際,如不及時采取強有力措施進行搶救性保護,有可能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失。

      導演高希希等現場認捐


       剛剛從臺灣出差回來的影視導演高希希攜演員于和偉等人參加了28日的“千手基金”啟動儀式,他們在現場捐出10萬元用于“千手觀音”的修葺工作。

       談到對“千手觀音”的了解,高希希說:“我在拍攝電視劇《紙醉金迷》時,第一次在重慶看到 千手觀音 ,被深深震撼。之后,我又連續看過多次,真是太值得了!”

       當聽說“千手基金”成立時,高希希十分激動,就像圓了自己多年的夢。“保護世界文化遺產,我們都應該盡自己的努力,做力所能及的事。”他表示,將發動自己的同仁一起參與,“信仰始終是一種付出,作為藝術工作者,現在應該做的是回饋社會,這是力所能及、責無旁貸的。”